在第三届湖北律师论坛“专题研讨”上的演讲 |
分类:生活随笔 时间:(2020-05-13 12:34) 点击:394 |
积极走好专业精细化与业务团队化的执业之路 ——在第三届湖北律师论坛“专题研讨”上的演讲 湖北百嘉律师事务所 李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事 我叫李沩,来自我省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破天荒走上这样的神圣讲坛,真有点诚惶诚恐,紧张异常。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积极走好专业精细化与业务团队化的执业之路》,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是因为参加此次湖北律师论坛征文时,我提交的论文选题是《湖北民族地区律师专业化建设与团队化运作刍议》。 老实说,无论是当初撰写论文,还是今天上台演讲,这个选题都并不适合于我。因专业化建设与团队化运作是一个管理问题,我非但不是管理者,而且还是刚入行的新手;其次,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目前的律师专业化建设与团队化运作可谓裹足不前、举步维艰,没有成功经验可言,只有困难和教训存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点我在论文中作了详尽介绍。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将此问题提出来,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得到高度重视,毕竟无论哪个地区,律师执业只有走专业化之路才能增强优势、拓展业务,只有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团队运作,才能充分激发智力资源,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 律师专业化与团队化建设本身是知易行难,在经济欠发达,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的湖北民族地区更显超前,一是案源紧张,缺少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客观环境,我们那里业务总量严重不足,僧多粥少的局面客观存在;二是人才匮乏,缺少专业化发展的必备素质和执业规划,作为业务骨干的资深律师,他们是靠办“万金油”式业务成长起来的,早已定型,如今功成名就,失去了专业化和团队化的发展动力,新入行的大部分是持国家司法考试C证的年轻律师,专业素质和事业雄心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管理单一,缺少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机制和促进氛围,薪酬分配大多是AA制或提成制,多数律所领头人缺少前瞻意识,没有树立专业化发展的榜样,律师“跳槽”,律所“分家”、“重组”成为一种常态,专业化建设和团队化运作目前只是镜花水月。 也许是知耻后勇,也许是形势所迫,正因为湖北民族地区律师业务滞后,人员素质良莠(you)不齐,走专业化建设与业务团队化运作之路才会更加迫切。那么,湖北民族地区律师专业化建设与团队化运作究竟应如何进行?我个人的认识也非常有限,我在此次研究中提交的论文中粗略列举了三条建议,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要摆正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和长远的关系,把握好知与行的关系。律师个人在在实际工作中学会审视自己,要做好储备,业精于勤,扬长避短;要学会放弃,把握机遇。其次,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律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与业务团队化运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cu)而就,在发展规划中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目前律所内部分工宜粗不宜细,可以先进行能力互补式的工作分工,把擅长做文案的律师用在专门处理合同、法律意见书的审查、起草工作上;把善于沟通和执行的律师用于专门处理诉讼流程事务和客户现场工作中;把善于研究和思考的律师用于案件分析、案件策略规划上,发挥个人优势,各司其职,从上到下,从点到面,系统分工。再次,要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加强培训是基础,强化宣传是手段,拓展业务是根本,完善制度是保障,创造环境为推动。 以上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想当然,没有系统理论支撑,也缺少实践过程去检验,不仅方法和措施上可能存在挂一漏万,有的甚至可能根本行不通,但无论药方是否开全,病症诊断是无误的。此次研讨会能将此列为研讨专题,本身已说明加强律师执业的专业化建设与团队化运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非常突出,我先从湖北民族地区进行剖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破题。 面对前景展望,深感任重而道远。我们大家,尤其来自湖北民族地区的年轻律师要有信心,不迷茫;有作为,不等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审时度势,变压力为动力,就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会真正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专业化建设、团队运作的发展模式,一定会让专业更精、更专,湖北民族地区律师队伍也会在专业化、精细化、团队化、品牌化方面早日形成核心竞争力,成为湖北律师队伍中的一支劲旅,在全国少数民族律师群中脱颖而出,创造辉煌!! 谢谢大家!!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该文章已同步到:
|